分類
話題 / 教練不會說的事
相信所有人在接受正統潛水課程時,各大潛水教學系統在授課過程中一定都有強調「安全」的重要,教練也都會講述安全潛水的準則,例如一定要有潛伴、下水前要確實進行裝備檢查、要有充足睡眠並確保身體狀況才從事潛水運
文章 / 水肺潛水
「空氣栓塞」是在何種情況下發生的?潛水上升時,溶解於血液中氣體因壓力減低而逐漸隨呼吸釋出體外,其釋出的速度大概與氣泡在水中上升的速度相同,也就是1秒鐘1呎。人的正常呼吸大概5秒鐘一次,也就是說在每個正
話題 / 水肺潛水
一般頭盔式潛水裝備除頭盔是硬體外,穿在身上的潛水衣依然是軟式,莫說是穿上這種頭盔式潛水衣,即使是在平時保持常壓的潛艇鋼殼裡,只要變換了艙內的壓力,人員也必須遵照程序減壓。因此,使用頭盔式潛水裝備也有罹
話題 / 時事評論
太陽露臉,稍稍透出暖意,便有人迫不及待玩水消暑。提到玩水就不得不小心起背後的風險,水能載舟亦能覆舟,便是這樣的道理。人們囿於既定印象,受限於影視的認知,覺得溺水時就是會那樣大呼小叫,揮舞雙手求援。但實
那是不可能的!也許你認為既然已經成為職業潛水員了,想必有一定水準的安全知識,可是要知道一個道理:一定要有豐富的潛水知識,才能做一個職業潛水員,而不是因從事職業潛水就提升了潛水安全意識。而且一般水肺潛水
水下缺氧(Anoxia)是否因空氣耗盡所致?首先,潛水之「缺氧」≠無氣可用。不能把兩者相混淆!要知道在沒有「空氣耗盡」的情況下,也有「缺氧」的可能。所以,最好先從兩個方向去假設思考:根本就沒有使用任何
在施工的港灣或偏僻的島嶼附近潛水,往往遇到水中爆破或炸魚的情況,當然也不要到有戰爭的海域去潛水,潛水員在水下如果聽到巨響就應立刻上升水面,弄清楚是怎麼回事,如確定是水中響聲是炸藥之啟爆所造成,而且繼續
「共生呼吸」(Symbiosis Breathing)簡單說,就是兩位潛水伙伴,在水下其中一人的呼吸系統發生故障時,為了保障潛伴的安全,二人共同從正常的調節器中得到呼吸方法。目前高質量的調節器「多歧管
水肺潛水基本上是不允許進入沉船或洞穴的,更不允許單獨一人去冒這個險。但是近年有人將這種行為與探險、打撈並列於技術潛水(Technical diving),既然有人認有其必要,一定要進入船艙從事勘察或研
「自由上升」(Free Ascend):是潛水員在水下供氣發生問題時,沒有「共生呼吸」的對象,最後只有單靠最後吸的那口氣,一直保持吐氣上升水面的逃生技巧,也是潛艇官兵個別逃生的必具技能,沒有這個能力最
在海濱或岩石處的出水在海濱或岩石處的出水要小心注意。其中也會碰到海浪、狹窄的海灣、易滑的岩石處等,一不小心就會發生危險。因此,在入水時就要事先考慮從哪裡出水。判斷符合自己的潛水技能、海浪在高過4米時,
一、氣源打開(Air on) 只查看你的殘壓表指數並不代表氣瓶一定是滿的。在第一個安全檢查中,你必須邊透過二級頭呼吸並同時檢查殘壓表。如果在每次呼吸中,殘壓表的指數不斷下降,那代表氣瓶閥是被
象拔又稱「水面標示浮力棒(Surface Marker Buoy)」,他的外形就像一根長長充氣棒,通常會使用紅色、橙色等鮮豔的顏色,這樣會比較容易引起注意,象拔的一端還連著一根繩,可以卷在軲轆上或者綁
文章 / 教練不會說的事
在任何情況下,「氧」的部分壓力超過200﹪就會「中毒」,其症候首先是:肌肉顫抖(尤其是顏面肌肉),症候發生數秒鐘內即會昏厥,應立即置於開敞空間施以人工呼吸急救。所以不經專業訓練,未通過60呎/30分鐘
潛水造成耳部損傷的原因及症狀:下潛時,因為下潛與上浮造成的中耳壓力與外界產生壓力差,導致耳脹難受。一般人會使用閉鼻吹氣法,來打開耳咽管來平衡中耳壓力差。但是若閉鼻吹氣法沒有效果卻再繼續強力吹氣,可能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