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 / 水肺潛水 發布於 2020-09-04 18:54:13

船宿潛水及海上緊急事件

G小編 1062

 船宿潛水的旅客通常無法迅速就醫。以下案例中的潛水夫都學到教訓,規劃船宿旅行時務必格外謹慎。

 

 案例1 

一名潛水夫在印度洋北部的群島周圍進行船宿潛水旅行,她在四天內完成了10趟潛水。每次潛水都呼吸氣體,也都未超出潛水電腦表的非減壓潛水停留限制,她最深曾經下探至29公尺處。在旅程第三天,她因頭痛、噁心及雙側臀部疼痛,決定不參加2趟晨間潛水。當天下午,她覺得情況改善,又完成了3趟潛水。

 最後一趟潛水後一小時,頭痛、噁心與臀部疼痛再次出現,連大腿也開始作痛。她返回甲板下的船艙時,似乎連走下階梯都有困難。潛水領隊發現異狀、對她進行評估後,撥打了DAN緊急服務熱線。

根據領隊向DAN通報的症狀,該潛水夫疑似罹患神經系統性減壓病。DAN醫療人員建議立即進行給氣急救,然後儘快交由潛水醫師全面檢查。

由於船員不習慣使用給氧設備,給氧有所延遲。問題克服後便以非再呼吸面罩為她供給高流量氧氣。潛水夫呼吸氧氣不過4小時,就發現症狀明顯紓解,於是停止給氧。而船隻位置偏遠,送醫所需的交通時間較長,最後船員安排當地快艇,將潛水夫安全迅速送院治療。

該潛水夫接受檢查後,在兩天內進行2次加壓治療。數日後所有症狀消失,不再復發。

 

案例2 

一名潛水夫原本在馬來西亞進行六天的船宿潛水旅行,她在兩天內進行了4趟潛水。第二日的第1趟潛水結束後,胸口開始出現類似肌肉拉傷的疼痛。她躺下休息卻噁心反胃、胸痛惡化,開始覺得胸腹部嚴重發癢,軀幹也開始佈滿條狀紅疹。

於是她請教潛水長該如何處理。該潛水夫提議呼吸氧氣舒緩症狀,但潛水長認為紅疹是過敏反應,潛水夫便依指示決定靜觀其變。

幾小時過後,發癢的症狀雖已紓解,紅疹卻轉為深紅色,讓她疼痛不堪。於是她也請教同為潛水長的船長,潛水夫再次建議呼吸氧氣,但船長堅稱這是過敏反應。縱使她心中存疑,還是接受了對方的說法,決定繼續觀察。

隔天皮疹有所改善,不過依舊有些疼痛。她再次要求呼吸氧氣,這時船長也認為值得一試。想不到船上的“緊急”氧氣瓶竟然是空的,只能讓她呼吸一些Nitrox高氧氣體。潛水夫呼吸1小時的氧氣後,症狀在當天就稍有改善。隔天她覺得情況好轉。再過一天后,身上的皮疹已完全消失。此時疼痛已很輕微,她覺得自己可以繼續潛水。在船長和潛水長鼓吹下,她總共完成3趟潛水,每趟約50分鐘,最大深度為18公尺。隔天她又完成4趟潛水,每趟下探20公尺、約50分鐘。

當晚該潛水夫開始感到噁心與皮膚刺痛,此時他們已確定潛水正是直接原因。諸多延誤之後,他們終於打給DAN尋求協助與建議。DAN建議她當晚儘量拉長呼吸氧氣的時間,直到隔天返航回港再行評估。幸好所有症狀在隔天早上就完全消失,不必進行加壓治療。

 

 我們從這兩起案例學到什麼?

到偏遠地區旅行會讓醫療處置變得更複雜。設備有限、旅行時間漫長和語言障礙,都可能影響情勢,所以潛水船務必要做好充足準備。

  • 供氧急救是保命關鍵。船上必須配備足量氧氣,並由受過訓練的船員迅速施行供氣急救。在理想情況下,潛水夫應持續呼吸氧氣,直至抵達合適的醫療機構。
  • 切勿輕忽症狀。症狀往往很輕微,很容易歸咎於潛水以外的原因。更麻煩的是,潛水船上的遊客都想下水潛遊,所以常會隱瞞症狀或輕描淡寫,以便繼續潛水。警告:繼續潛水可能導致症狀加劇,治療起來將會更加困難。
  • 潛水夫切莫盡信船員、潛水夥伴或他人的善心建議:一如案例2,在許多案例中,潛水團隊輕忽或誤判了潛水夫症狀,導致延誤就醫與症狀加劇。潛水長或船長若認定潛水夫未罹患減壓病,便阻止潛水夫呼吸氧氣,實屬不智也不恰當。為你的自身安全著想,除非潛水夥伴或船員是訓練有素的潛水醫學專家,否則請勿一味輕信他們的善心建議。
  • 慎用潛水電腦錶:現今潛水夫大多使用潛水電腦機錶,他們相信只要潛水時不超過限制範圍,就能避免罹患減壓病。這種想法也是情有可原。不過回頭看看受過DAN協助的潛水夫們,其中多數都使用了潛水電腦錶,而且並未逾越電腦錶建議的潛水限制。事實上,潛水電腦錶無法考慮每個潛水夫的年齡、體重、身高及身體狀況差異,所以建議還是將潛水電腦錶調成較為保守的設定為佳。
  • 一般的休閒潛水可以到的深度以及區域的限制比較多,像是許多水下攝影師的喜愛的特殊區域,如洞穴、沈船,這些地方要求的潛水技能與裝備就比一般休閒潛水高出許多。

專長潛水課程為每位水肺潛水員提供發展專長潛水的機會,潛水員可依照興趣或不同所在海洋區域,選擇自己最喜愛的課程。

 

文 MartyMcCafferty and John Lippmann 

文章授權自DIWA